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成功举办“智科赋知泽耕壤,农慧传薪育农青”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量:

9 月 27 日上午,由我院牵头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植物保护学会、微生物学会、农学会、作物学会、原子能农学会、棉花学会共同主办的 2025 年全国科普月“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智科赋知泽耕壤,农慧传薪育农青”专场活动在博达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举行。

“智科赋知泽耕壤,农慧传薪育农青”的颁奖拉开了活动的序幕。活动吸引了新疆大学智慧农业学院、纺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学生的积极参与,其中报送的14部微视频作品分别获一、二、三等奖,每部作品通过不断增强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趣味性、形式的多样性,为大家呈现集科技、趣味、技能为一体的“科普盛宴”。

我院党总支委员、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艾先涛研究员致辞,他向2025 级新生回顾了自治区成立 70 年来新疆从“戈壁沙漠”到“西部大粮仓”的历史巨变,引用“粮食单产跃居全国第一”的权威数据,激励同学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论文写在新疆大地上。

学术报告环节,新疆原子能农学会、作物学会王重研究员作《小麦的选育与栽培技术》专题报告,围绕“小麦起源—播种技巧—栽培管理—育种手段”全链条讲解,并带领新生现场观摩人工气候室,当同学们看到“定制化”环境下茁壮成长的幼苗时,纷纷表示“眼里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新疆植物保护学会付开赟副研究员以《新疆外来入侵生物的现状及绿色防控》为题,现场展示苹果蠹蛾、豚草等入侵生物的显微图片与实物标本,详细解析其传入途径、对农业生产及生命健康的危害,帮助新生牢固树立生态安全意识。

新疆微生物学会秘书长张志东研究员分享自己从本科到博士的求学历程,用“一瓶酸奶、一块馕、一株菌”的鲜活案例讲述科技如何改变日常生活,寄语同学们“最好的路径就是努力”,把主会场气氛推向高潮。

数据库素养培训由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张琼编审主讲,她以“数启新知”为主题,系统介绍中国科技核心、北大核心、CSCD、SCI、EI、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的遴选标准与查询技巧,现场演示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的使用方法,并指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从全国 2218 种科技期刊中精选出农学、医学等领域高水平刊物,为同学们后续科研选题提供权威参考。

思政课堂环节,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国史宣讲团成员李启明博士通过线上会议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视野与现实维度》辅导报告,结合新疆历史与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索与民族团结有机融合。活动结束后,新生代表在接受校广播站采访时表示:“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深刻感受到粮食安全、生物安全与数据库素养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大学阶段的努力方向。”

本次科普月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育人的实践,充分彰显了我院“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也为学校建设注入了鲜活的“智慧农业”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