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智慧农业学院(研究院)成立于2023年11月20日。学院秉持“学科交叉、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和以“新农科”建设理念为指引,以“智慧+”“智能+”“大数据+”赋能学科专业。学院拥有两个硕士点,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开设智慧农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根据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学院以建设国家一流专业为目标,在智慧育种、食品科学与工程、设施园艺与工程、智慧农业生产与决策四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智慧农业将整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三大生产力要素。
学院将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需求、服务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着眼学科前沿发展,突出学科交叉优势,打造新型创新平台,凝聚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建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切实提升组织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能力,提高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效率,形成标志性成果集群,加速智慧农业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带动新疆智慧农业学科及科学研究整体发展水平,实现产、学、研、用多维度全面发展。
目前学院共有39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行政人员7人,党员29人。学院有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历人员25人,出站博士后1人,在站博士后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天池特聘教授2人,天池英才青年博士11人,小组团援疆项目1个;自治区天山英才青年拔尖人才3人,天山英才三农骨干人才2人,自治区杰出青年2人;目前学院培养硕士研究生150余人、博士研究生5人。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重大专项、自治区重点研发、自治区厅地联动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企业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共计60余项,新增科研经费4600余万元,SCI收录论文超过80篇。学院近两年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仅2024年,以新疆大学为依托,签订金额为500万元成果转化合同1项;与天莱香牛集团联合申报自治区肉牛技术创新中心,系自治区首家;与喀什南疆绿洲农业科创中心签订合同;申报的“棉花科技小院”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复并授牌。
学科方向设置
根据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新疆大学的学科发展和师资特点,以建设国家一流专业为目标,在智慧育种、食品科学与工程、设施园艺与工程和智慧农业生产与决策四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专业方向1:智慧育种
聚焦以棉花智慧育种为方向,建立现代生物技术(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分子设计育种等)平台,重点建设原创基因编辑工具及分子检测平台,开发非基因型依赖的遗传转化体系;挖掘并克隆一批经过功能验证的耐盐、抗旱、抗病、抗虫、耐低温等新基因,强化在棉花等农作物上的遗传转化和应用,重点培育具备复合抗性的转基因新品种;利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数据对作物进行种质资源的精准解析,进行大规模精细化定向设计,实现创新育种、智慧育种;将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分子设计育种深度应用于棉花等大田农作物的遗传改良,同时开发分子设计育种方案,实现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大幅提升育种效率。
专业方向2:食品科学与工程
立足区域特色资源禀赋,聚焦“粮油与食品加工”和“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产业集群,构建“生物驱动-功能挖掘-绿色智造”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度融合生物转化,推动“西域菌种”资源向大健康产业延伸,集成物理加工与智能检测技术,结合多组学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系统解析新疆林果、药食同源资源中活性成分结构与功效,开发靶向递送体系与大健康产品,构建从原料预处理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绿色加工体系,推动新疆农副产品从原料输出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跨越。
专业方向3:设施园艺与工程
面向非耕地条件下设施农业的产业问题,以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为学科基础,依托新疆大学传统工科优势,聚焦现代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环境调控技术与现代设施园艺栽培学深度融合,探索智慧工厂化农业新模式。在设施结构设计与优化、作物生长环境调控、生产装备研发与制造、设施农业新材料领域开展前沿探索。重点在设施新材料应用、设施作物高效栽培、光温环境调控及设施装备研发方面凝练科学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在环境调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立体种植与空间利用技术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实现设施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能源消耗有效降低,为设施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专业方向4:智慧农业生产与决策
利用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等,进行作物生长、土壤、水肥、化控、栽培管理等农业生产过程智能管理系统研究;开发对灌溉系统、施肥系统、温室气候控制系统等农业设施设备和智能化操作系统;作物病虫害、重要农业生态因子智能监测动态预测等;提高从播种、田间管理到农产品收获全链条的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控制水平;集成农业大数据与最新算法模型,开发适合新疆大农业的智能农业决策系统。